现在位置 >首页 > 所有关于社会学的文章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人文社科  暂无评论 ⁄ 4,120 次阅读+
内容简介: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父子两人和约翰夫妇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到加州,跨越美国大陆,旅行的过程与一个青年斐德洛研修科学技术与西方经典,寻求自我的解脱,以及探寻生命的意义的过程相互穿插。一路上父亲以一场哲学肖陶扩的形式,将见到的自然景色,野外露营的经历,夜晚旅店的谈话,机车修护技术等等日常生活与西方从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哲学的深入浅出的阐述与评论相结合,进行了对形而上学传统的主客体二元论的反思,以及对科学与艺术,知识与价值,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与物质,机械论与...
详细信息

身份的焦虑

人文社科  暂无评论 ⁄ 1,489 次阅读+
内容简介: 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每个人的内心,潜藏着对自身份的一种难言的“焦虑”。可有谁曾真正的审视过这种身份的焦虑呢?睿智的德波顿做到了,他首次引领我们直面这一人心深处的焦虑“情绪”。德波顿援引艺术家、思想家及作家的观点与作品,抽丝剥茧地剖析身份 焦点的根源,并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这种焦虑的途径。 这本书并非一本充满学术语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为现代人解读了“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为什么会...
详细信息

暴力:思无所限

人文社科  暂无评论 ⁄ 1,164 次阅读+
内容简介: 我们的时代或许可被成为“暴力时代”,因为无论是在书籍报刊、影视作品还是互联网中,都充斥着各种现实或虚构的对暴力的呈现。但我们所说的“暴力”到底是什么?它能为人们带来什么?它的界限又在哪里? 伯恩斯坦试图在本书中回答这些问题,通过考察施密特、本雅明、阿伦特、法农、阿斯曼这五位学者探讨暴力问题的著作,他深入分析并反思了他们对非暴力的重要性的论证,以及对特殊情况下的暴力的辩护。伯恩斯坦指出,并不存在判定暴力正当性的普遍标准,应对这个问题的可行方案,是建构允许自...
详细信息

性学观止(上下册)

健康类, 心理学  暂无评论 ⁄ 6,353 次阅读+
内容简介: 1968年,凯查杜里安教授在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世界上人类性学方面首批大学课程中的一门。从那时起,无数学子深受惠益。而这部从其课堂讲义脱胎而来的《性学观止》,多年来已被译成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汉语,风行全球。 在这部美国第一部成功的性学教科书中,作者不拘泥于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等医学范畴,而是拓出一个更为开阔和纵深的角度,将性视为生物本能、生理驱动、精神意志、道德观念、法律习俗的多元辐射聚焦的焦点,在以科学客观的精神进行专业探索的同时,更倡导一种正视...
详细信息

代价论

人文社科  暂无评论 ⁄ 1,554 次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从社会学角度立论,通过大量日常现象的分析,论述了人们社会行动后果评估中的代价问题。立意新颖,主题鲜明,问题意识明确。书中理论铨释和经验分析结合得紧密,许多见解发人深省,一反时下社会学著述中只有现象描述不见观点的流弊。评估社会行动的代价,这是一个需要结合客观效果和主观动机、价值进行综合思考,权衡得失利弊,做出理性选择的过程。 沈原(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代价伦》至少有两个特点:第一,把“代价”或“成本”这一常常被认为属于经济学的范畴,重新纳入社会学的...
详细信息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人文社科, 心理学  暂无评论 ⁄ 2,282 次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此书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 作者简介: 高铭,男,汉族。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北京。目前任职于某公司项目总监。 自认为死心眼一根筋,对于探索未知事物总是有无尽渴望。从学龄前就已经有了至今仍...
详细信息

狂热分子

心理学, 政治/军事  暂无评论 ⁄ 2,453 次阅读+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主要探讨群众运动的一些共有特征,重点是陷入狂热的乌合之众的人格。长期与下层民众打交道的生活经历使作者发现,积极投身群众运动的往往是一些失意者。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已无可救药地失败,渴望逃离自我寻求重生,将生命托付给某项神圣伟业让他们感觉不错,整齐划一的集体生活令个人的责任、恐惧、无能得以掩埋。运动的领导者则刻意培养参与者的罪恶感,号召自我牺牲以获救赎。 自1951年出版后,《狂热分子》即被视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之作,短期内行销50万册以上,被译成10余种...
详细信息

灰犀牛

人文社科, 经济管理  暂无评论 ⁄ 3,242 次阅读+
内容简介: 类似以黑天鹅比喻小概率而又影响巨大的事件,本书以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相对于黑天鹅事件的难以预见性和偶发性,灰犀牛事件不是随机突发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例如: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集中爆发以及在此之前的诸多泡沫破裂;飓风卡特里娜和桑迪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后的毁灭性余波;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现实数码技术;大桥坍塌和摇摇欲坠的城市基础设施;苏联的迅速衰败和中东地区的混乱,在事前均出现过明显的迹象。 为什么领导者们和决...
详细信息

美国梦

人物传记  暂无评论 ⁄ 1,354 次阅读+
内容简介: 一部关于人类梦想的里程碑史诗! 这就是那个激励所有美国人的梦想,也激励着每一个读到本书的人。 100个美国人的美国梦。 特克尔花了三年时间,深度采访了三百多人。书中收录的一百个真实故事,是他认为最精华的部分。这些美国人包括美国小姐、前三K党成员、知名健美先生、屡败屡战的政治家,以及家庭主妇、警察、学着、出租车司机,等等。 这些身份和个性迥异的人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坚毅勇敢,与现实进行搏斗,而不是简单地把“梦想”挂在嘴上。这是一部充满各种挫败经历的深沉之...
详细信息

21世纪资本论

人文社科, 经济管理  暂无评论 ⁄ 2,720 次阅读+
内容简介: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对自18世纪工业革命至今的财富分配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导致了财富不平等的加剧,自由市场经济并不能完全解决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皮克迪建议通过民主制度制约资本主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财富不平等现象。 皮克迪将世界经济分成两个基本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两者都被用于生产并分享产出的收益。资本与劳动力的区别在于,资本可买入、卖出、拥有,而且从理论上讲可无限累积,劳动力是个人能力的使用,可获得酬劳,但不能被别人所拥有。皮克迪认为,...
详细信息

众病之王:癌症传

健康类  暂无评论 ⁄ 2,524 次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社科文化著作。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历时六年,凭借翔实的历史资料、专业文献、媒体报道、患者专访等众多信息,向读者阐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作者借由医学、文化、社会、政治等视角透露出一种社会化关怀;生动、文学性的写作手法展现出鲜活的人物和历史事件,让读者为之动容。 作者简介: 印度裔美国医生,科学家和作家。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癌症医师、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悉达多•穆克吉一路...
详细信息

瘟疫与人

人文社科, 健康类  暂无评论 ⁄ 2,151 次阅读+
内容简介: 公元前430年—前429年,雅典与斯巴达之战胜负难分,一场来去无踪的瘟疫使得雅典失去近四分之一的士兵,由此深刻改变了地中海世界后来的历史走向。 1520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以六百人征服拥有数百万之众的阿兹特克帝国,他们带去的“致命杀手”天花病毒在墨西哥城中肆虐,就连阿兹特克人的首领也死于那个“悲伤之夜”,于是西班牙人所向披靡。 1870年普法战争之际,同样是天花病毒,使两万法军丧失作战能力,而普鲁士军人由于做了预防接种而未受影响,战争胜负改变于朝夕之间。 疫病是人类...
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