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所有关于人性的文章

白板:科学常识所揭示的人性奥秘

人文社科  暂无评论 ⁄ 1,190 次阅读+
内容简介: ·关于主流人性论的颠覆性反叛,破而后立,进而建立起新的意义和道德观念,重塑对人性的信心。 ·阐明人性的本源、内涵及局限,追溯人类诸多苦难的根源,拨开道德错觉的迷雾,直达现实的彼岸。 ·直面人性科学研究领域的诸多热点话题:政治、暴力、性别、儿童及艺术,发现诸多现实冲突背后的分岔路口及共享的普世价值观念。 ·一场探索人类本性的奇幻之旅。 ·史蒂芬·平克“语言与人性”四部曲之最后一部。 作者简介: ·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1976年取得麦吉...
详细信息

没有神的所在:私房阅读《金瓶梅》

人文社科  暂无评论 ⁄ 2,689 次阅读+
内容简介: “与其说《金瓶梅》谈的是性,还不如说是人性;读通《金瓶梅》,让我们在炎凉世态中多一份明澈从容,在险恶人情中少一份戒慎恐惧。” “虽然这是一本四百年前的书,但是实在太贴近当代了。有时候看国外的当代作品都还会有些隔阂,但是这本书完全就是可以对号入座──官商勾结、妻妾战争,简直就和某些富豪家一模一样。” “进一步要赋予年纪和性别的想象的话,我认为《水浒传》是父亲,《金瓶梅》是母亲,父亲和母亲因为“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关系(性的关系)结合在一起,而《红楼梦》就应该是他...
详细信息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人文社科, 心理学  暂无评论 ⁄ 1,368 次阅读+
内容简介: 人是一种怎样的混合造物啊!新奇,古怪,混乱,自相矛盾,不可思议!他裁断世上万物,他是微末的蚯蚓、真理的宝库,灌满了谬误和不确定性的阴沟,宇宙的光荣和糟粕。 ——布莱兹·帕斯卡 ---------------- 研究人性,必然关注暴力。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阅读了血腥的战争和令人毛骨悚然的罪行之后,不由得掩卷发问:“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但是我们很少问:“过去的世界究竟有多糟糕?”实验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畅销书作家斯蒂芬·平克在这本令人震撼的新著中告诉我们,过去的世...
详细信息

追风筝的人

小说散文  暂无评论 ⁄ 1,503 次阅读+
内容简介: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 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
详细信息

以诈止诈

人文社科  暂无评论 ⁄ 1,494 次阅读+
内容简介: 刘墉先生的“诈系列”作品一直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以诈止诈》是“诈系列”的最新作品。作品更辛辣,更为深刻地揭露了人性的本质。表达了刘墉先生"以战止战,以毒攻毒,以诈止诈"的思想,以及"愿战争带来的是和平,疫苗带来的是健康,诈带来的是坦诚与善良"的愿望。 全书共分十五章。每章聚集一个主题。刘墉先生在书中全面地阐述了这样的概念:"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以诈止诈,免得你人在诈中不自知。前面被蒙,后面被骗,还以为遇上贵人,成了帮凶!" 作者简介: 画...
详细信息

朗读者

小说散文  暂无评论 ⁄ 969 次阅读+
内容简介: 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滂沱大雨中,最后在一个逼仄的过道里吐得一塌糊涂,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 3个月后,少年伯格从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侵袭中恢复过来,他只是为了去感谢那个曾经在他生病时给予过他帮助的女人,但是,情欲,或者是爱情,在15岁的少年伯格心中渐渐燃烧起来。 电车售票员汉娜总是让伯格为她朗读,《荷马史诗》、《带小狗的女人》、《战争与和平》,在伯格的朗读中,汉娜像个孩子似的时而痛哭,时而大笑,那个夏天...
详细信息

活着

小说散文  暂无评论 ⁄ 3,044 次阅读+
内容简介: 《活着(新版)》讲述了农村人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活着(新版)》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
详细信息

人间失格

小说散文  暂无评论 ⁄ 3,384 次阅读+
内容简介: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由序、第一手札、第二手札、第三手札、后记共五个部分构成,其中序和后记以作者口吻叙说,三个手札则以主人公叶藏的口吻叙述。主人公叶藏胆小懦弱,惧怕世间的情感,不了解人类复杂的思想,继而通过搞笑取乐别人,隐藏真实的自己。后来发现饮酒作乐似乎更能逃避这个世界,于是终日放浪形骸,通过酒精、药物、女人来麻痹自己,最终走向毁灭。他被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所折磨,终其一生都在自我厌倦下寻求爱,逃避爱,最后只能毁灭自己。 作者简介: ...
详细信息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小说散文  暂无评论 ⁄ 2,652 次阅读+
简介: 本书是米兰?德拉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极其聪明地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作者简介: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年 4 月 1 日出生于捷克中部大城布鲁诺(Brno, Czechoslovakia),父亲是当地一名音乐家。昆德拉于18岁加入捷克共产党,两...
详细信息